近日,化学工程学院“金属有机化学与分子功能材料团队”在荧光探针-智能手机联用“裸眼”实时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,成功应用于食品、饮料、焦化废水以及生物体内二氧化硫(SO2)衍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。相关研究以《A near-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rapid and on-site detection of sulfur dioxide derivative in biological,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》为题发表在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》。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米兰(中国)博士生尚主业,指导教师为米兰(中国)张志强教授和孟庆涛教授。
二氧化硫(SO2)是一种气态污染物,通常在各种工业活动中产生。例如,焦化过程中的SO2在水中溶解后,同时以有毒气体和亚硫酸氢盐(HSO3–)的形式排放。在食品饮料行业中,SO2及衍生物HSO3–被广泛用作防腐剂。在生物系统中,SO2最近被定义为体内第四种气体信号分子,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。然而,摄入过量的SO2和HSO3–会导致呼吸系统、心脑血管、神经系统疾病甚至肺癌。监测焦化废水、食品等样品中以及生物体内SO2及衍生物HSO3–的水平,对于确保其水平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减少环境影响、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等问题都至关重要。目前检测HSO3–的方法只能由专业技术人员在配备齐全的实验室中完成。由于HSO3–的浓度会随着样品收集和运输的时间而发生波动,容易导致检测误差,这一直是SO2衍生物检测的关键问题之一。因此,开发快速、可现场检测HSO3–的新方法至关重要。
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(SL),用于快速和现场分析焦化废水和食品样品中的HSO3–,并用于评估生物体内HSO3–的水平。由于D-π-A结构和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(ICT)过程,探针SL在810 nm处显示出较强的近红外荧光发射。在HSO3–存在下,HSO3–与C=C键的Michael加成反应导致π共轭体系和ICT过程被破坏,使得SL溶液颜色由深红色变为无色,荧光由蓝紫色变为浅蓝色。该探针具有近红外发射(810 nm)、大的Stokes位移(290 nm)、比率型响应、灵敏度高(38 nM)、响应快(40 s)和高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。探针SL成功应用于活体HeLa细胞和动物体内HSO3–的荧光分析和成像。同时,通过将探针SL与智能手机联用实现了实际食品样品和自来水、饮用水、河水和焦化废水等实际水样中HSO3–含量的定量检测,推进了终端用户在没有专业人员和实验设备的情况下对SO2衍生物进行快速、现场分析的检测新技术。